德禾翰通未保律师看《默杀》:喉鸣不公,守护少年
《默杀》的片名一语双关,受害者的无声复仇,纵恶者自食其果。面对校园霸凌、家暴等恶行,教师、家长、邻居的沉默,引发一系列恶果。
几乎每个角色都被阴影笼罩,他们的灵魂深处,深埋着各自的罪与罚。从欺凌者到旁观者,从受害者到复仇者,界限变得模糊不清,呈现出一幅全员皆恶人的灰暗画卷。
01、校霸实施欺凌,需要承担什么后果?
某南太平洋小岛,一女子中学,四位校霸,两场霸凌,手段残忍。她们在慧君生日当天,以庆生为由,将带刺的花冠强行戴在了慧君头上,王冠变为血淋淋的刑具,尖锐的木刺扎破头皮,鲜血流下。
极其残忍地剪断慧君的头发,将其与冷水混合,制成侮辱性的“饮品”,强迫她吞咽,并殴打腹部。最终,还不过瘾的施暴者们,以收养的鸽子为要挟,强迫慧君站到学校礼堂,已开裂的玻璃天窗顶上,导致她当场坠亡。
此时,四位小恶魔眼见出了人命,纷纷落荒而逃,但她们怎么可能逃得过命运的审判。慧君的父亲在其生前好友的指引下,即将拉开复仇的序幕。
那么,什么是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呢?
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一百三十条明确定义学生欺凌:“蓄意、恶意以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、侮辱,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、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。”
实施欺凌的,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,情节恶劣的,还应承担刑事责任。
而影片中四位校霸的行为,显然不是普通的欺凌,她们的行为是犯罪:刺破头皮、强灌“头发汤”、多次殴打腹部等等,不难看出她们具有“故意伤害”的意图。而从欺凌手段层层递进这一方面来看,也不难推测,四位校霸在逼迫慧君反复站上,已开裂漏雨的玻璃天顶时,就已经可以预见“慧君坠落”这一后果,即便不是故意杀人,也至少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。
那么,如果这起案件发生在国内(影片地点架空),她们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呢?
我们回到影片中,慧君、小彤及校霸们应该是同年级的学生,年龄应当相差不大。
影片中的细节指出两点:第一,2001年,小彤受到继父性侵,此时,她是9岁;第二,慧君坠楼事件发生在2005年。
因此,她们的年纪可以推断为12-14周岁之间。若适用2005年的刑法修正案,这四位校霸很有可能因为年龄不满十四周岁,而无需承担刑事责任。
然而,随着社会不断发展,我们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,2020年的刑法修正案中,已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,即《刑法》第十七条第三款所规定的“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罪,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,情节恶劣,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”
比如今年引发全网热议的“3·10邯郸初中生将同学杀害埋尸案”,3名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就在今年4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。
又比如,2020年5月7日,江苏南通少年因制止校园欺凌,被同学伙同社会人员打死,14岁被告人以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。
因此,如果这起霸凌悲剧发生在当下的中国,这些霸凌者或都将承担刑事责任,但由于她们未满十八周岁,依据《刑法》第十七条第四款及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,她们不会被判处死刑,且会从轻、减轻处罚。
再次回到影片中,在慧君被霸凌的时候,小彤曾拿着防身的剪刀上前,想要保护慧君,却被母亲李涵给制止了。
那么,假如小彤为了保护慧君,用剪刀戳伤甚至是失手戳死了霸凌者,她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呢?
笔者认为不需要,理由如下:
首先,前述假设行为理应属于正当防卫,即保护他人的人身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系正当防卫;其次,2005年的《刑法》中并未下调刑事责任年龄。
再次,即便按照现行《刑法》规定,也要符合“情节恶劣”“有杀人或伤害人的犯罪故意”并“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”,制止霸凌而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,不应属于这类范畴。
比如,今年的5月30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,其中一起案例便涉及“正当防卫”——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检察院指控14周岁的被告人江某某犯故意伤害罪,但法院经审理认定江某某在被多名同学殴打时还手,用多功能折叠刀(非管制刀具)划伤、刺伤霸凌者,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,宣告江某某无罪。
当然,前面谈的都是校园霸凌的刑事责任,而除了刑事责任之外,校园霸凌中必然还会涉及民事责任。
《民法典》第1179条规定,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,应当赔偿医疗费、护理费、营养费等;造成死亡的,还应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。
比如兴庆法院在今年审结了一起校园霸凌民事赔偿案件,从保护受欺凌未成年的身心健康角度,依法酌定支持了受害者获赔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,并支持了受害者提出的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。
校园不应有伤痕。若以欺凌为游戏,法律必施以戒尺,家庭恐陷重负,道德亦难宽宥。善待他人,即是善待自己,理应让爱与和平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。
02、包庇犯罪的方老师,需承担何种法律后果?
《默杀》中,目击慧君坠楼真相的方老师,包庇校长女儿,闭口不言,最终警方以自杀结案,欺凌者愈发嚣张,受害者诉苦无门。
方老师的行为不仅仅是对“校园霸凌”的漠视,更是对犯罪行为的纵容与包庇。
我国《刑法》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、财物,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”
同时,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窝藏、包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(法释〔2021〕16号)的第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,窝藏、包庇多名犯罪的人的,属于“情节严重。”
影片中,虽然方老师可能真正想要包庇的,只有代表权势的校长女儿安琪,但因为他的伪证,最后四名校霸都得以被包庇,无需付出任何代价,显然已构成包庇罪,且情节严重。
教育者本应引领学生走向光明,而非沉沦于黑暗的深渊。若教师成为涉刑霸凌的隐匿者,无异于蛀虫蛀蚀古木之根,不仅撼动了知识殿堂的巍峨,更侵蚀着社会对法度信念的磐石。教育者理应将自己塑造成守护法治与正义的坚固灯塔,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。
03、漠视放纵欺凌的产生,学校需承担何种法律后果?
纵观《默杀》中的各项细节,基本可以推断,校长对于以自己女儿为首的四人校霸团体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,但仍故意纵容学校里存在的霸凌现象。
虽然在影片发生的年代,社会并未对校园欺凌的现象产生重视,但随着校园欺凌事件频上热搜,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这一话题,法律层面也进行了完善。2020年10月17日,为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权益,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新增了强制报告制度。
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第三十九条规定,学校、教师应建立欺凌防控制度,及时制止欺凌,处分欺凌事件。而作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工作人员,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侵害,并未向公安部门报告。
而影片中的校长、老师都具有制止和向公安机关和主管部门报告的责任。如果这两起霸凌被放在当下的2024年,校长及老师违反报告义务都将受到司法追责和行政处分。
在最高人民检察院2022年发布违反强制报告制度追责典型案例中,安徽合肥某小学发生了教师猥亵的案件,然而,在接家长投诉后,小学上级管理部门、镇中心学校校长沈某却并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,反而让教师与家长私下协商解决。后因群众举报案发,两名学校负责人沈某、钟某被移送纪委监委处理。最终,沈某被免去中心学校党委书记、校长职务,给予党内警告处分;钟某被免去小学副校长职务,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。
影片中,方老师对林在福解释说,他也是普通人,没办法揭露真相。这位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善者,本质上扮演着欺凌帮凶的角色。
校园的绿荫之下,本应是梦想萌芽的净土,却因漠视和纵容霸凌的阴影而蒙尘。守护校园中的净土,确保每一株花苗都能在光明与正直的雨露中茁壮成长,让教育之树常青,法治之花遍地绽放,辉映出一个更加明媚、公正的世界,需要所有人的努力,而不是漠视与纵容“恶”的存在。
04、实施家庭暴力的母亲李涵,需承担何种法律后果?
警察从吴望偷拍的视频中,发现了小彤无数次被母亲李涵殴打的场景。对此李涵的解释是,她在管教女儿。
作为一位长期被丈夫家暴,生活充满各种不幸的母亲,殴打孩子可能是她宣泄心理创伤的途径,但不论内情有多复杂,家长对孩子实施暴力,都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。
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条规定“本法所称家庭暴力,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。”
同时,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第二十三条规定“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,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,人民法院应当受理。”
此外,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第四十九条规定,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,司法机关有权予以训诫,可责令家庭教育指导。
例如,2024年,苏州工业园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综合审判庭就针对家暴的父母发出“家庭教育指导令”,并开展了七次家庭教育辅导,缓解了父母的关系。
又如,2022年,哈尔滨中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在审理某普通离婚案时,发现了父亲家暴孩子而母亲不闻不问的情况,主审随即通知当地警方与妇联保障孩子安全,并协助孩子的爷爷申请了《人身安全保护令》,禁止父亲许某对孩子施暴。同时,还向孩子的母亲梁某发出《家庭教育令》,要求梁某履行监护职责,关注孩子身心健康。
虽然,在影片发生的年代尚未有《反家庭暴力法》,也没有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,但《刑法》中同样对“虐待家庭成员”的行为作出了规定,即“虐待家庭成员,情节恶劣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犯前款罪,致使被害人重伤、死亡的,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第一款罪,告诉的才处理。”
例如,(2009)商梁刑初字第155号案件中,法院认为钟某某的女儿虽因间质性肺炎死亡,但该死亡结果与钟某某摧残虐待女儿的行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,最终判处钟某某有期徒刑六年。
又如,2022年,深圳罗湖检察院公布一起案例,一名父亲嫌儿子太吵闹还不服管教,怒甩键盘把儿子砸得头破血流,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,缓刑一年。
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,应当是严慈相济,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,找到爱与规矩之间的平衡,而不是走向极端。家长既不能一味溺爱,也不可过分严厉,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同时设立明确的界限,通过适度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知和责任感。
05、结语
电影说“觉悟的终点即新生的起点。”
“我们应当反思,学生间、家校间、亲子间,能否勇敢揭露不公,阻断暴力之链的扩散,避免更多伤害。”
“我们拒绝任何亲情掩护下的施暴行为,暴力绝不该披着以爱为名的外衣!”
我们不希望现实出现片中绝望的父亲,拿起真理之锤,拷问人性。
德禾未保委期待,未成年人都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。